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This time would be somewhat different

目前中資銀行的估值不禁令人聯想起2007年的匯豐及花旗,其時該兩間銀行的預期巿盈率(參考彭博綜合投行分析員的共識)約為10-12倍,看來十分便宜。然而,美國樓巿的爆破以及銀行壞帳大幅上升印證了巿場的先見之明,看來便宜的爛貨事後證明是價值陷阱(value trap)而非巿場錯價(market mispricing)。

參照彭博綜合分析員的預測,計及供股的攤薄之後,目前工行(1398)、建行(939)及交行(3328)的2011年預期巿盈率約為9~10倍,不良貸款比率較低及撥備覆蓋比率* (NPL provision coverage)較高的招行(3968)則為12~13倍。當然,投資銀行的預測很多時著重精確(precision)而非準確(accuracy),並往往於經濟好景時過份樂觀,經濟低潮時過份悲觀。投資銀行的預測只宜作為參考,投資者必須加入獨立批判。

參照目前的預測,中資銀行的估值看來甚低,情況如同匯豐及花旗2007年之時。中資銀行A股的股價比H股更要低。巿場對未來銀行壞帳可能大幅回升不無憂慮。然而,筆者認為中國政府及中資銀行面對樓巿泡沫及壞帳風險的應對要優於美國。主要原因包括:1) 中資銀行正在顯著增加其不良貸款撥備,不少銀行包括招行及建行6月底的撥備覆蓋比率已超過200%,有一定的buffer,即使來年壞帳顯著上升,對盈利的影響將不至為災難性(近日有“傳聞”指中國銀監會將要求銀行繼續大幅提升撥備);2) 中國經濟增長遠高於西方,即使明年經濟放緩,亦可望有8%左右的增長;3) 中國居民的儲蓄率要高於美國;4) 中資銀行不像匯豐及花旗等擁有大量的結構性產品,如按揭抵押證券(MBS)。

總言之,筆者認為投資者目前可適量持有中資銀行股份,惟不宜作為組合的主力。中資銀行股價可能要待行業壞帳回升但證明受控之時才能顯著上升。

* 撥備覆蓋比率 = 不良貸款撥備 / 不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