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投資上的心理陷阱

有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以下實驗,參予實驗者可以選擇:

(1) 100% 機會損失740元,或

(2) 75% 機會損失1,000元,25%機會打和沒有損失

顯而易見,選擇(1)的預期值為-740元 (-740 x 100%)。選擇(2)的預期值則為-750元(-1,000 x 75% + 0 x 25%)。假若人是理性的話,參予實驗者將會揀取選擇(1),因選擇(1)的預期值較高。然而,實驗的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參予者揀選了選擇(2)。原因何在?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們的決定往往存在偏見(biases),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從投資的角度看,投資者的決定亦往往充斥偏見。要獲取良好的投資回報,除了鑽研財務報表分析,留意公司及行業動態外,改善心理質素,了解投資上的諸多心理陷阱亦十分重要。

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心理陷阱莫過為對損失的規避(loss aversion)。相對於利潤,投資者往往更加看重損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所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指出,1,000元的投資虧損所帶來的失意,可能要2,500元的投資獲利才能彌補。為了避免實現損失,投資者往往保留一些基本因素(如產品需求、盈利能力)惡化,價格大幅下滑的股票。雖然公司的基本因素已大不如前,但投資者仍然緊抱該股,期待股價有朝一天能重返買入價。雖然十年八載之後,股價的確有可能重上買入水平,但投資者卻損失了沉重的機會成本。假如投資者有勇氣將資金轉換至別的一些股票,回報很可能比打和優勝得多。換馬有時候的確有其必要。

投資者往往緊抱表現欠佳的股票,然而,對一些基本因素持續向好的股票,投資者卻傾向於股價略為上升時便賣出股票,結果錯失了之後以倍計的升幅。“摘花澆野草”形容的就是這個情況。事實上,即使我們持續澆水,亦難以期望野草能開出美豔的鮮花。

傾向於維持慣性和現狀為另一心理陷阱。舉例說,對一間盈利於過去三年年增長20%的公司,預期來年盈利再成長20%看來合情合理。然而,我們可能已墮入了維持慣性的陷阱。經驗告訴我們,盈利能持續數年年成長20%或以上的公司為數不多。隨著公司規模愈做愈大,增長的難度亦相應提高。當一間公司的盈利由高速增長邁向低增長,巿場的懲罰可以是很驚人的。舉例說,巿場估計公司A的盈利能於未來數年按年成長30%而給予公司A 30倍巿盈率的估值。然而,過了數月後,基於某些原因,可能是競爭加劇,可能是生產成本上升,巿場預期公司A的盈利於未來數年只能按年成長15%,而只給予15倍巿盈率的估值。15%的成長率其實並不差,但由於估值下調,股價亦可以下挫50% (巿盈率由30倍下調至15倍)。

投資上的心理陷阱還有很多。由於篇幅所限,筆者不能在此一一細表。本文開頭所描述的實驗,所表達的其實就是投資者為了規避損失(雖然預期值較低,但選擇(2)有25%機會不用蝕錢)所產生的非理性行為。過份在意股票的短線下跌風險,而忽略了企業的長遠盈利增長潛力,短視的損失規避(myopic loss aversion)或許就是投資者錯過了數以倍計的投資回報的主要原因。

沒有留言: